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不是勵志片

本周一政府宣布擱置國民教育指引,等於宣布國民教育這個魔鬼怪嬰胎死腹中,但反國教大聯盟迎來的並非「熱烈地彈琴、熱烈地唱」的歡呼聲,網絡上出現很多質疑和失望的聲音,黃之鋒也沒有受到英雄式的表揚,陰謀論遍佈網上世界。竇蓉覺得學民思潮是反國教的最大功臣,要不是一班小伙子不認輸、不認命,國民教育早已遍地開花,教師、學生、家長對這些染紅教材甚至毫無警覺。學民思潮擇善固執,抓着《中國模式》引發的公眾恐懼,集結群眾,向政府步步進逼,實在值得讚揚。


失望或轉趨冷淡的群眾,主要分為反共派和花生派兩種。九月一號公民開學禮之後,大聯盟留守廣場,學生、市民絕食,將民意一路推上高峰,一些反共旗幟最鮮明的評論員,希望利用反國教這股勢力,結合其他議題和民怨,匯聚成對抗梁振英政權的民氣,一舉推翻現政府,劍指共產黨管治。在這個大前題下,他們不想反國教這場仗告一段落,最好一直演變下去,結合劏房波、新東北、反水貨、反雙非等各式民怨,成就一場港式茉莉花革命。有了這個主觀願望,大聯盟接受政府擱置課程指引的立場,就變了「跪低」、「 自我感覺良好」。
香港要擺脫港共治港,治本方法當然是否定梁振英政權,藉此向北京施壓。所謂久守必失,如果能利用一個引起群眾恐懼的議題,一舉反梁,趕走中聯辦兒皇帝,當然最好不過。但共產黨不是的,事情發展怎會這樣順風順水!集結在政總外的市民,大部份也是認同反國教單一議題的,若果當時學民思潮騎劫民意, 喊出梁振英下台、中聯辦滾出香港的口號, 竇蓉相信不少市民會反感,中聯辦亦可藉此扭轉民意,製造分化。
反共評論員失望是因為他們希望學民思潮再下一城,由反國教演變為反共,但學民思潮是一個中學生組織,家長關注組是一班師奶,(至於主要受攻擊的社運人士,竇蓉未有接觸,在此不下判語),把反共這樣的重擔交給他們,實在是強人所難。黃之鋒這班同學仔,相信在運動後期也明白,自己是直接對抗共產黨,從走諧趣路線的慚愧波板糖,到在升旗禮上被帶走,面對警權、政權,還有共產黨打手的無理指控,承受的壓力愈來愈大。先別論他們有沒有勇氣再下一城,客觀上香港市民未準備好面對共產黨。如果要推倒現政府,癱瘓香港秩序是最低消費,香港人,包括竇蓉自己,唔見棺材唔流眼淚,政治改革必然會引發的混亂,並不是市民想見的情況。
在和平理性這個緊下,學民思潮能夠號召群眾,最終令到國民教育不能獨立成科,沒有指引,又沒有開展期,等於斷了將來考試、考核的可能性,阻止國教成為指定科目。教育界在國教二字等同妖魔的情況下,仍然埋沒良心,主動向共產黨獻媚,這是教育界道德敗壞的問題,就算政府承諾撤回國民教育科,港奸這麼多,也難以阻止教育赤化,糾纏於擱置或撤回兩個字眼,根本並非重點。
課程擱置了,連帶那個出版《中國模式》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也收檔了,政府又取消上載學生參與國情活動紀錄的要求,而通過這個運動,市民對公民意識大大提高,並鼓舞了其他平民就各種社會議題起義,這些都是意外收穫。


至於花生派的朋友,參與運動就像看一齣勵志片,劇本的高潮應該是政總大匯集, 市民眾志成城,在少年英雄帶領下,奸人愧疚道歉,收回成命,然後群眾高歌歡呼,大團圓結局。事情後期的發展比較拖拉,沒有預期的激情和戲劇情,部份市場感到沉悶,提早離場。
政府聲言「擱置指引」是死鷄飯蓋,不過這個中文搭配真是不知所謂:指引是用來規管一件確實會執行的工作,例如工作指引、上市指引、操作指引,都是明文規定相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遵守的程序,指引是果,不是因。正常邏輯是擱置/放棄工作計劃,所以無需指引,擱置指引是狗屁不通。試想想,擱置了上市指引、操作指引,但工作照舊,這樣豈不是世界大亂?為了操控語言,顧全面子,模糊了程序及邏輯,然後整個社會有意無意仿傚,怎不令到社會禮崩樂壞,愈來愈不成體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