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

高地上的人,我們連血都不夠了

香港政府現在已無政可施,庸官利用公帑,爭取政治資本,就是香港政治的永劫輪迴。
港共的基層政策是:「輸入貧窮,展覽貧窮,操縱貧窮,代代貧窮。」而中產則是這個政局下重新定義的「N無人士」,無福利就梗架啦,最大鑊是我們在議會裏、政府裏,近乎完全沒有政治代理人!21個泛民聯署撐新移民居港一年可領綜援,漠視了中產選民的訴求和憤怒,騎劫了我們,以一種優越的姿態,以為在教育選民、感化選民。高地上的人,現實是我們連血到不夠。
政府一方面恐嚇我們,話香港社會老年化好大鑊,一方面卻連本來起醫院的地,都拿來起樓,醫療設施和醫生嚴重不足,卻要港大派醫生去深圳醫院,今個冬天,紅十字也經常疾呼唔夠血。捐血難過捐錢,捐錢很簡單,打開銀包,掏出一百幾十就是了,但要從容地被別人抽一包血,看着鮮紅色的血液大量流出,卻要少少勇氣,竇蓉上一次捐血,是因為捐血站連續兩日擺了在公司旁邊的空置單位,否則絕對不會咁有心。
那些社福界指控我們歧視新移民,但他們不斷利用窮人展覽貧窮,挑動基層人士去追求基本生活以外的物質,豈會不令人反感?老來無依的香港人,是被社會發展遺忘的一群,他們在基層中最值得照顧,但新移民來港居住,是出於自由選擇,他們既然選擇了來港定居,這個地方肯定有一些令他們嚮往之處,社工們除了挑動基層自憐的心態外,有沒有告訴他們如何做一個有公民意識的香港人,鼓勵他們為這個社會作出貢獻?為甚麼我們眼中,只見到社工拿來控訴社會的個案,那些新移民總覺得香港社會欠了他們似的。
關心政治的朋友都看穿了這一份是蛇齋餅粽報告,就連討厭政經新聞的朋友,也在疾呼「有冇搞錯」,綜援、低收入補貼,全部不用居港滿七年,重可以申請不用立法會撥款的關愛基金,涵蓋範圍五花八門,書簿費、睇牙、換眼鏡都有得申請。 與此同時,有很多香港人卻是自給自足,默默貢獻。好像我的鐘點傭工,雖然已經是近六十歲的嬸嬸,但她說因為妹妹之前患病,她知道做手術要用好多血,所以現在定期都會去捐血,真是好有心的一個嬸嬸!
自食其力的選民現在賤過地低泥,相反,要申請形形式式的援助,自然有表可填,將來這些資料就會成為政客選舉中的基石投資者,選舉時可大派用場,至於人口增加,教育、醫療、交通全部負荷過重,他們卻要市民去包容。
香港人,為甚麼你們還不憤怒?沉默的人,有部份是永遠覺得自己是比別人好景,一來覺得為政治吵吵鬧鬧唔型,二來覺得自己房車也有幾架,子女入了男拔女拔,這些事影響不到自己,有一部份其實不是太好景的,表面在苦撐着,搵五萬、同搵廿萬、三十萬的人,都覺得可以送子女去讀寄宿學校。香港的中產不去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,妄想可以用自己微薄的薪金,不用依賴公共財政覆蓋的服務,結果直資學校、私家醫院、私人安老,所有東西都要自己搞掂,中產爸爸個個頂到頭到穿,更沒有時間理會政治。
離地的人,中共殖民的影響已滲入每一個角落!同你講現實,港英政府用了幾十年,去提升香港人的公民意識。現在輸入的人口,弱勢社群絕對不少,成年子女、阿叔阿嬸也可以利用團聚名義來港居住,要知道,大陸是要買血賣血的,這群人根本沒有捐血這種公民意識,加上人口老化,用的人多,輸的人少,唔夠血肯定變了長遠問題,而這僅僅是醫療負擔爆炸的其中一面。政府的公益廣告宣傳時間,不是用來播那首反胃的「家是香港」,就是播吹水娥「無商無量,實現篩選」的廣告,公益廣告時段,很久沒有出現過捐血廣告了,在宣傳大減的情況下,血庫好靠以往那批定時定候捐血的好市民頂住。(講起上來,N年前有一個「阿姐捐血,阿哥捐血,你捐咗未?」的廣告,播出頻率拍得住今日首維穩歌。)
中共殖民換血,怎會影響不到離地的人?現實就是人口換血,公民社會瓦解,血都不夠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