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

《選戰》未竟全功

HKTV以觀眾投票的方式揀了《選戰》做開台劇,策略上很成功,作為香港電視史上第一套以政治角力為題材的劇集,其進取和創新的精神也很符合HKTV的品牌形象和定位,劇集播出初期回響很大,搶到很多曝光機會,但播播下像汽球洩氣,結果又逃不出HKTV劇集爛尾的命運。

睇戲好主觀,我自己就屬於比較挑剔的,open ending不一定等於爛尾,但《選戰》明顯爛咗尾,因為十五集下來主角都沒有成長,劇情推進沒有軌跡,表面上口口聲聲「公平公義、重啟政改」,電影訊息理應好清楚,但嗒落完全無味,只淪為口號式的空洞,同民陣的遊行異曲同工。

《選戰》其實是叮噹式永續循環,葉晴是大雄,張癸龍是叮噹,宋漫山是技安,不必有阿福和靜宜,大雄、叮噹、技安三人就足夠開戲。基本上每一集都是大雄被技安陷害,叮噹出手搞番掂,大雄和叮噹坐低開開心心聽歌,下集又搞過。葉晴在這十五集,由第一集協助碼頭工人的社運人士,到第十五集競選特首開票前夕,新丁之稚嫩不減。就算大雄這麼懦弱,為了讓叮噹放心,也鼓起勇氣去挑戰技安,葉晴去到最尾一集,她的叮噹張癸龍不見了,於是去搵技安發晦氣,狂言要告上港澳辦、國務院。劇情講到叮噹可能會死在台灣喎,大雄都識得講靠自己去雪山救靜宜,葉晴你任得叮噹下落不明都不想辦法救他,只會齋講上告港澳辦,咁重懦弱過大雄。

《選戰》劇情不合理的地方很多,但這個不是重點,《House of Cards》都不合理,無理由美國總統會由非選民投票的Frank Underwood靠權謀做到的,但劇集的張力源自對人物、人性和人心的刻劃,《House of Cards》是講對權力的貪戀和不斷膨脹,如何侵蝕一個人。《選戰》的角色設計又如何呢?三人之中,宋漫山是合格的,雖然廖啟智演得太用力,張癸龍過份神化,但王宗堯演這個角色已超額完成,問題在於葉晴這個主角中的主角。

奧斯卡剛落幕,香港影視人才淍零,當然難以跟奧斯卡相比,但你看所有得獎電影,或者致謝感言,無論戲裏戲外,最動人的部份永遠是關乎人生的成長、在生命過程中不斷認識自己、突破自己,同時接受自己。(憑《解碼遊戲》(The Imitation Game)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的Graham Moore,短短幾句謝辭,鼓舞年青人欣賞自己與眾不同,怪鷄也有出頭天,就很令人動容。)《選戰》正好相反,無法通過葉晴排除萬難去競選特首,去見證一個普通人,如何去認識自己,挑戰自己,軟弱時如何面對?面對權力的試探時如何堅定信念,找到命中註定的使命?宋漫山講得啱,葉晴去到尾都像政治新丁,「先夫韋文軒」這五個字出現了過百次,但編劇連稍為觸碰一下葉晴的情感世界也不敢,枉論建構人物心路歷程。

連串抹黑後,劇本的軌跡到底是想講「以弱勝強,香港人唔係港豬」,抑或「政治黑暗,選舉只有花生」?因為十五集都是循環線,劇本沒有舖排過葉晴積累政治實力的內容,結局埋唔到站好正常。《狂舞派》都open ending,但我不覺得此戲爛尾,因為故事主軸是講女主角如何為夢想付出,最後比賽結局如何,女主角都更加認識自己,也盡了最大努力完成了這場比賽。還有一點,葉晴與宋漫山這場選戰無結果都算,韋文軒勝出那場呢?由第一集就舖出N個懸疑位,編劇去到尾都唔解釋,最後一集再來個現任特首,加多一個新疑點。咁算點先?

我知道要搵個識講廣東話,樣子似有學識的女演員是好難,李心潔不算差,但冇台型,講廣東話唔正,是一大敗筆,連一場特首辯論都表達不到應有的爆炸力。如果有budget,或者要請楊紫瓊這個級數,才能擔起女特首之寶座,但這樣太異想天開。



之前一些以本土政治題材為賣點的電影如《竊聽風雲》《大埔紅van》等,都會剪一段最搶耳、香港人最有共鳴的對白做宣傳,但除了這些搶耳的對白外,電影本身是眼高手低,《選戰》也落入這個情況,更奇怪的是,HKTV以網絡廣播,反而沒有善用youtube宣傳,靠的更多是同道中人或以政治話題為主的網頁主動製圖,宣傳並不足夠。《選戰》第二輯如果真的開拍,期望編劇不要只顧搶sound bite,多放些精神在人物性格建構之上才是戲劇王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